第三十四期
(8月30日-9月5日)
重要会议
1.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会议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国内和国际,坚持监管规范和促进发展两手并重、两手都要硬,明确规则,划出底线,设置好“红绿灯”,引导督促企业服从党的领导,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鼓励支持企业在促进科技进步、繁荣市场经济、便利人民生活、参与国际竞争中发挥积极作用。要加快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数字经济公平竞争监管制度、预防和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制度等。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推动形成大中小企业良性互动、协同发展良好格局。要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增强政策透明度和可预期性。要加强竞争法律制度和政策宣传培训,强化企业公平竞争意识,引导全社会形成崇尚、保护和促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堵塞监管漏洞,提高监管效能。要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加强平台经济、科技创新、信息安全、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执法司法。要完善反垄断体制机制,充实反垄断监管力量。
2.9月1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大对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力度,加强政策储备,做好跨周期调节。会议指出,稳增长、保就业,重在保市场主体特别是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针对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导致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应收账款增加、疫情灾情影响等问题,在用好已出台惠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措施稳住市场主体、稳住就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一是加大帮扶政策力度。今年再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完善对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企业贷款贴息及奖补政策。推动银行更多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建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风险补偿机制,支持担保机构为缺乏抵押物和信用记录的小微企业提供担保。引导金融机构开展票据贴现和标准化票据融资,人民银行提供再贴现支持,缓解中小微企业占款压力。二是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竞争,增强发展信心。加大对创业创新的支持力度。严禁乱收费、乱摊派。继续开展清理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专项行动。鼓励地方有针对性出台帮扶措施,减轻中小微企业成本上升压力。三是统筹做好跨周期调节。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作用带动扩大有效投资。根据国际环境变化和发展实体经济需要,加强政策储备,研究和适时出台部分惠企政策到期后的接续政策,提高应对困难挑战的能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就业稳定。
重要文件
3.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应急救援中心及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发改投资规〔2021〕1223号),旨在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推动应急救援能力不断提升。
4.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第44号令《中央预算内投资资本金注入项目管理办法》,为了更好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引导和撬动作用,提高投资效益,激发全社会投资活力。
5.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医保发〔2021〕41号),为了加快建立科学确定、动态调整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持续优化医疗服务价格结构。
6.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广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等地区经验的通知》(发改办规划〔2021〕668号),为充分发挥试点地区的示范带动效应,不断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工作取得新突破。
7.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基础〔2021〕1197号),计划到2025年,将实现东中西三条通路持续强化,通道、港口和物流枢纽运营更加高效,对沿线经济和产业发展带动作用明显增强的总体目标。
政策动向
8.8月3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截至7月底,各地今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22万个,占年度目标任务的78.2%,涉及居民764.39万户,改造进展迅速。
9.9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会同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设立“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专项,已下达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70亿元,支持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将新增养老床位17万张,新增示范性婴幼儿托位6万个。
10.综合考虑今年7月以来,台风、干旱、强降雨对浙江、黑龙江、河南等地秋粮生产影响情况,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于9月3日下达农业生产救灾资金10亿元,用于支持受灾地区农作物改种补种、购置恢复农业生产所需物资,尽快恢复灾后农业生产。
8月30日,省工信厅联合中国进出口银行河南省分行在全省开展政策性金融支持制造业企业“抗洪涝复生产”专项金融服务活动,通过建立政银合作机制,设立不低于50亿元专项信贷投放,稳定我省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