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周口大地,满眼新绿,万木争荣。4月26日,全市重大项目建设“三个一批”观摩讲评活动启动。本次观摩范围是10个县(市、区),市经济开发区、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2个功能区主导产业项目各3个,其中,在建项目2个,投产项目1个。
当日下午, 观摩组深入川 汇区、市经济开发区、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淮阳区,对10个“三个一批”项目进行观摩。从观摩情况看,中心城区各区聚焦主导产业,持续精准发力,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新产业新技术新 业态新模式 不断涌现,转型升级成为最强音,中心城区产业发展态势喜人、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川汇区
河南 通达久通电缆 项目
主要生产 35KV 及以下电力电缆、架空绝缘电缆、光伏电缆等产品。河南通达久通项目的落户,为我市电缆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将推动我市线缆行业提档升级,成为豫东地区新的产业名片、新的载体标杆。
精泰智能终端 (周口)产业园项目
主要从事3C领域智能终端及精密结构件的生产、销售。目前,项目厂区内施工便道已完成铺设,正在进行压桩施工。该项目的落户,可有效带动我市智能终端产业与前沿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市经济开发区
河南海 熙 生物科技产业园项目
由上海 亨元诺 克药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主要生产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以及保健食品,主要产品有维U颠茄铝胶囊、小儿氨 酚黄那敏 颗粒、诺氟沙星胶囊等,目前项目已经投入试生产。该公司致力于全面战略体系发展,一是与华 酉 (北京)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发展黄曲霉毒素分解酶项目,在全世界 22 个 国家拥有专利,能够有效地降解多种霉菌毒素, 降解率 达 95%;二是与广州莱泰制药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生产猴耳环消炎颗粒、猴耳环消炎胶囊等拥有多项专利的国家高新技术产品。
新经济创新发展中心(浙江 网商云谷电 商)项目
项目运用“商家+商城+政府部门+园区运营”一体化新模式,为电商提供园区开发、招商、运营等服务。目前,运行平台已开始运营。项目利用覆盖工商注册、财税管理、培训知产、供应链、金融服务等多个模块的SAAS系统,向电商商家、网络 主播等电商 经营者提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运营管理服务, 助力电 商企业完成数字化管理升级,实现高效快速智能化的企业服务大数据化管理。
河南正信第三 方检测实验室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有5000余平方米的专业实验室、检测室及配套设施等,引进400余套国内外最先进检测分析仪器设备。目前,检测实验室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于2021年10月份通过了国家高新技术科技企业认证。目前,实验室规模处于河南省一流水平,每年可以出具6000多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河南省正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将依托于中兴 新业港产业 园,立足于河南市场,辐射全国,不断深化现有的检测服务,逐渐形成与国内一流检测机构相比肩的品牌知名度,力争实现检测业务规模行业领先,在多个细分检测市场取得行业龙头地位。
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
益海嘉 里(周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精深加工200万吨玉米项目
总投资80亿元,为新开工项目,目前基础施工已基本完成。据了解,该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微膜过滤、连续离交、液化蒸发一体化等生产设备。微膜过滤精度可达0.1微米,淀粉糖两条生产线均采用国际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和技术。预计全部达产可实现年产值120亿元,纳税3亿元 ,安置就业1000多人。
益海(周口)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年加工140万吨大豆项目
总投资15亿元,项目包含大豆压榨生产线、膨化大豆生产线、油脂精炼生产线及中小包装食用油生产线。该项目为新开工项目,目前消防水站、跨路连 廊总体 进度已基本完成,精炼车间正在进行桩基施工。据了解,该项目生产控制工艺均采用国际一流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打造智能化工厂,预计全部达产可实现年产值60亿元,年纳税2亿元,可安置就业近400人。
淮阳区
河南通源管 业新型管材、管件生产项目
主要生产HDPE双壁波纹管、HDPE钢带缠绕管、HDPE塑钢缠绕管、PE顶管、克拉管、MPP电工套管、钢丝网骨架管等市政管道。目前,两栋车间已建成投用,生产设备已到位18台。企业项目全部投入运营后,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400个,同时可为市政建设提供不同需求的市政管道。项目的建成投用将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管材、管件产业的布局,加快产业高质量转型升级,有效构成上下游产业紧密联系、协同发展的全产业链条。
河南中恒信管道、管件生产线项目
主要生产塑料管道管件、智能传感器、监测报警器等产品,并从事智能管网建设、塑料材料及制品的研发、技术转让和成果转化。目前,项目一期生产车间已建成。项目公司将在已建成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的基础上筹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共同致力于“智慧管网管件”技术研究与开发,为我市智慧管网管件生产行业、带动上下游行业协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创新引领。
淮阳塑料制品产业园项目
主要生产塑料管材、塑料膜、塑胶、聚乙烯薄膜和塑料编织袋,计划今年底建成投用。目前已与28家产业 链企业 达成入驻协议。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年产塑料管材、塑料膜48万吨、塑胶30万吨、聚乙烯薄膜18万吨、塑料编织袋6.2亿条。该园区采取以产业“园中园”为模式,重点引进塑料包装、农用塑料、工程塑料、民用塑料等项目,全力打造以塑料制品为主导,集生产、研发、检测、集散、服务为一体的功能性专业园区。